很抱歉,当前没有启用javascript,网站无法正常访问。请开启以便继续访问。创新前沿 万物生长:这场合成生物项目上海对接会“热辣滚烫” 大咖们说了……
创新前沿 万物生长:这场合成生物项目上海对接会“热辣滚烫” 大咖们说了……
2024.02.28 13:55 科创板日报记者 郑炳巽

《科创板日报》2月28日讯(记者 郑炳巽) “创新前沿,万物生长”。2月27日,由财联社、《科创板日报》联合常州市武进区人民政府共同举办的“2024科创好公司DEMODAY——武进(上海)生命健康暨合成生物项目对接会”在上海圆满落下帷幕。

image

当天会议由常州市武进区人民政府副区长朱慧峰主持。根据议程安排,对接会分为上、下两场进行。

image

上半场,财联社常务副总裁胡刚和常州市武进区委常委、常州西太湖科技产业园党工委书记徐俊带来精彩致辞,高榕创投董事总经理乐贝林、财联社科创板研究中心负责人陆政则分别带来关于合成生物的深度主题演讲,现场还有关于西太湖合成生物岛的详细推介。

紧接上半场,下半场由康码生物、曼森生物、汉赞迪、西湖欧米、引加生物、贻如生物、尚洁生物、墨卓生物等企业带来项目路演。

胡刚在致辞中指出,近年来合成生物学获得蓬勃发展,尤其在能源紧缺、环境污染、医疗挑战不断出现的当下,合成生物更被视为“第三次生物科学革命”,也被称为“未来产业”的新核爆点。他认为,常州市在打造“新能源之都”之后,迅速将产业发展重点落脚于合成生物,可见常州在新兴产业发展判断趋势上的远见。

据了解,基于数据、信息资产化基础,《科创板日报》团队从2023年年初开始探索政府精准招引服务,截至目前,已经深度服务了无锡市、常州市、苏州市、成都市等多个科技活跃地市、区县,“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当下,财联社、《科创板日报》愿与各方一起共同探讨和赋能行业发展,共建产、学、研、媒共同体,推动人类历史的进步。”胡刚说道。

image

▌抢占先机,谋划下一个千亿级赛道

近年来,我国高度重视合成生物产业,密集出台加快合成生物创新发展的政策文件。

2022年,我国发布《“十四五”生物经济发展规划》,提出推动生物技术和信息技术融合创新,加快发展生物医药、生物育种、生物材料、生物能源等产业。今年1月底,包括工信部、教育部等在内的七部门联合发布《关于推动未来产业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要求推动合成生物、生物制造、生物育种、生物质能等前瞻新赛道。

image

在这方面,常州市又一次捕捉到发展先机。徐俊透露,“基于常州在过去享受到提前布局新能源赛道成果的经验,去年我们市委市政府在全市全域提出要发展合成生物产业,常州出台了江苏范围内的第一个政策,在技术研发、技术应用、产业配套等多个方面为合成生物产业提供政策与资金支持。”

据记者了解到,常州已经跻身GDP万亿之城,合成生物是其抢占发展的新赛道。去年年底,常州在江苏省率先出台“合成生物10条”,以期加快集聚一批领军型人才、落地一批技术含量高、带动能力强的优质项目,谋划布局下一个千亿级赛道。

一直以来,武进区的经济总量长期位列全省市辖区第一名、综合实力位列全国地级市百强区第三名、投资潜力全国地级市百强区第一名。凭借着扎实的生物医药产业基础、快速推进的城市建设、充足的高标准产业载体,武进区为合成生物产业发展提供丰富的产业生态、发展空间和应用场景。

“我们希望以今天对接会为契机,各位深度交流对接,增进彼此友谊,促进密切往来,共同开拓合作机会。”徐俊说道。

image

记者在紧随其后的西太湖合成生物岛推介会上了解到,2023年常州市生物医药产值达580亿元,其中生物制品产值达42亿元。而常州西太湖科技产业园聚焦以合成生物学为代表的医疗健康产业,西太湖合成生物岛就此而生。

目前,常州拥有50余家合成生物相关企业,其中西太湖科技产业园区拥有20余家,覆盖了从原料产业端到研发工具端,再到医美产品端和严肃医学应用端等多个领域,并在拥有丰富完善的全产业链的背景下,叠加蛋白质国家技术中心等重量级平台,大力推进合成生物学产业发展,以期形成一批技术含量高、带动力强的创新企业,尽快出产值、出品牌。

▌穿越周期,合成生物产业具备长期成长性

事实上,随着合成生物产业热度上升,投资机构与研究人员也对其给予高度关注和信心。

作为对接会的特别支持机构,高榕创投董事总经理乐贝林在《合成生物行业:“下半场”创新机遇与生态圈》的演讲中指出,一般而言,一个技术从萌芽到成熟往往要经历一个生命周期,先是早期的萌芽期,之后进入膨胀期和泡沫破裂期,随后迎来稳步爬升期,最后才是生产成熟期。

image

“放眼国内与全球,合成生物学领域也将经历这样一个周期,所以行业并不一定表现出快速上升的状态,实际发展可能是螺旋式的,也可能是震荡式的,但整体方向是趋好的。”乐贝林指出。根据行业预测,合成生物产业将保持20%左右的年复合增长率,因为行业下游的应用场景非常广阔,可以切入到食品、农业、工业、消费品、能源等多个领域。

立足国内,乐贝林认为合成生物领域至少拥有5大机遇,包括:

第一,合成生物领域拥有持续性的政策支持;第二,对比海外,中国合成生物产业发展具有系统性优势;第三,自动化、智能化提升合成生物规模化生产成功率;第四,AI技术作为底层变革力在合成生物领域进一步应用;第五,走出去:中国合成生物企业寻求出海机遇。

image

不同于乐贝林从宏观层面看待合成生物产业的发展,财联社科创板研究中心负责人陆政从具体企业切入,在关于《海外合成生物公司启示录》的演讲中,通过对多家美股合成生物企业的多角度分析,总结了三个重要因素,分别是战略、选品以及扩大生产。

陆政进一步解释,首先,在战略层面,平台型与产品型公司都有成功案例跑出,两者均有发展机遇,但合成生物公司尽量不要参与C端运营;其次,在选品层面,价格波动较大的大宗商品,以及新技术趋势没有到达临界点的新材料,都是企业需要避免的。在这方面,凯赛生物的长法二元酸案例值得学习;最后,在扩大生产层面,精细控制生产环境、代谢调控、微生物鲁棒性都是企业需要注意的。

1.84W+特别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